刘邦,汉朝的开国皇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来自草根阶层的皇帝。按理说,刘邦登基后,他的亲属应该都能得到爵位,享受荣华富贵,毕竟“衣锦还乡,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是常见的局面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刘邦的亲戚刘信,却在一年之后被他封为“羹颉侯”,这一举动不仅让人感到荒唐,甚至成了当时的笑柄。
而在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,他不但给了曾经帮助过他的刘继祖高贵的封号,甚至对那个曾拒绝给他父母提供合葬地的刘德,也慷慨相赠,赐予他良田30顷,免除10年的徭役,还特意传达了对他的感激之言:“尔之所为,亦恒情耳,不必问。吾贫时,尔岂知今日为天子也。” 朱元璋对于那位当年并未伸出援手的刘德都能原谅,而刘邦在称帝后,却选择封侄子为“羹颉侯”,这不仅令亲族蒙羞,也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质疑。
刘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的沛县(今江苏沛县),他年轻时不务正业,生活放纵,贪图女色,且极为善于交朋友。他的父亲刘先生曾为他争取到了泗水亭长的职务,这让刘邦在当时的社会里也算有了一些社会地位。刘邦在家里常常没有正事做,常常跑到大嫂家蹭饭吃。最初,嫂嫂还算宽容,但刘邦每次带上一群狐朋狗友去,嫂嫂家并不富裕,慢慢开始有些不耐烦了。一次,刘邦又带人去嫂嫂家吃饭,嫂嫂不耐烦地把锅底刮得干干净净,朋友们以为没饭了,纷纷离开。刘邦走过去一看,原来不是没饭,而是嫂嫂故意刮锅,这一事件也让刘邦意识到嫂嫂的不满。从那以后,刘邦便不再去嫂嫂家蹭饭了。然而,俗话说“狗改不了吃屎”,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,而是开始去其他地方寻找乐子。最终,他跑去王媪的酒楼,开始借酒浇愁。
展开剩余69%除了这种游手好闲的生活方式,刘邦还惹下了不少风波。一次,他和曹寡妇有了私情,导致她怀孕,并催促他履行责任。可是刘邦并不打算和曹寡妇有太多牵连,他本来是玩玩而已,并不打算真心娶她。另一方面,王媪酒楼的生意也逐渐火爆,而刘邦却欠了她不少酒钱,没法偿还。于是他想了个办法:让王媪在酒楼放出话,说每次刘邦喝醉后肚子上就会有一条苍龙盘踞,这样吸引了不少人来酒楼喝酒,王媪的生意因此蒸蒸日上,刘邦也得以逃脱还钱的困境。
但是,曹寡妇却不干了,要求刘邦给个交代,毕竟她怀了刘邦的孩子。刘邦虽心有愧疚,但又不想和她多生纠缠,于是就去曹寡妇酒楼帮忙做事,尽量不让她纠缠他。但曹寡妇为了生意并未与他多争执,最终生下了刘邦的私生子刘肥。几年后,当刘邦称帝,刘肥被封为齐王。即使如此,刘邦对他嫂子曾经让自己失了脸面的事始终耿耿于怀。
有一天,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询问他,为什么不把侄子刘信封为侯爵。刘邦当时爽快地回答:“我并没有忘记,只是不能忘记他母亲当年的所作所为。”这一回答虽然直接,但也让刘太公无话可说,毕竟刘邦已经成为帝王,谁还敢质疑他的决定?
然而,令人讶异的是,一年后,刘邦还是决定给侄子刘信封侯,封号“羹颉侯”。这个封号听起来颇为奇怪,“羹颉”意为“吃剩饭”,这个称号几乎成了刘邦给自己侄子封的“笑柄”。从历史上看,古今少有人使用过这种如此不合常理的封号。刘邦的这一举动,瞬间让刘信和他的母亲成为了当时汉朝的笑谈。想必,也只有刘邦敢做出如此荒唐的决策,这不仅让人忍俊不禁,更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综上所述,虽然刘邦在封爵时看似理所当然,但其对亲人的待遇却充满了矛盾与戏剧性,尤其是他对侄子的封号“羹颉侯”,更是成为历史中的一个大笑话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